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新时代中国青年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对历史最大的负责,就是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西安工程大学赴长沙“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初心使命”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长沙,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地调研中重温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坚持实事求是 践行创新实干
8月15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
楚地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集聚。朱熹、王阳明曾在此讲学,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曾在此就读,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走出。书院大门有一副集句联,上联是“惟楚有材”,源自《左传》。下联是“于斯为盛”,出自《论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于斯为盛”的“斯”指的是这个时代,意在鼓励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勇于担当时代大任。
红色文化,是岳麓书院中闪亮的色彩。青年毛泽东曾寄居岳麓书院,从他的寓所推开窗,就能看到讲堂檐前那块“实事求是”的匾额,“实事求是”也成为他日后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和重要影响的地方。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省委托湖南大学管理、修复岳麓书院,延续其千百年来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
1979年当地政府着手岳麓书院修复工作,1984年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1986年修复工作陆续完成,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湖南大学改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为岳麓书院。
新时代,岳麓山下后浪奔涌,为学术和科研注入蓬勃力量。自1990年获专门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专门史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至今,岳麓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拥有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史、考古学、哲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文物与博物馆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同时设有历史学本科专业。
崇圣祠(现为岳麓书院学生教室)
在岳麓书院教学斋,实践队负责人张萌、带队老师程帅、侯润泽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团委书记陈文毅就学院特色专业、学生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使我们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对书院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也使我们对书院在文化传承、教育传播、思想引领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了从古到今更真切的感受。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体现在每一个岳麓书院人身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从中汲取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学习。
汲取奋进力量 彰显青春风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近百年峥嵘岁月,跟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追寻领袖足迹。8月15日下午,实践团来到橘子洲,感悟初心使命。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十多里,为长岛状。
实践团考察了橘子洲头的重点人文景观——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形象为基础,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的“永定红”花岗岩天然巨石拼接而成,寓意为“永定江山”。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放眼未来。雕塑将毛泽东当年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宏伟气概,刻画得栩栩如生,将雕塑与橘子洲的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当我们站在雕塑下仰望沉思的“青年毛主席”时,仍能感觉到他深邃坚定的目光眺望着湘江,仿佛毛主席穿越了时空,依然在橘子洲指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实践团对来往在红色景区的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和采访对象主要为高校学生,初见青年毛泽东像矗立橘子洲头,被访学生无不惊叹震撼,惊叹于雕刻艺术的惟妙惟肖,震撼于历经十余年风霜领袖面容仍完好如新。
站在橘子洲头,同是青年的我们耳畔再次响起那句话“主宰国家命运的,永远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追寻领袖足迹,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更加奋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我们的青春与智慧!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决心。新时代的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荣誉感要求自己,守初心、担使命,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