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2023年“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风采展示——数据驱动的科学工程建模与仿真团队

作者: 时间:2024-03-14

编者按:

一言一行彰显人格魅力,一举一动展现师者风采;一枝一节共建优秀团队,一心一德勇攀学术高峰。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致力于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他们言行雅正、育人育德,躬耕于培养社会所需的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他们教研结合、师生共进,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团队氛围。他们,就是西安工程大学2023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广泛宣传我校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的先进事迹,突出示范引领、营造浓厚氛围、引聚正向能量、助力学校发展,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特推出立德树人守初心 铸魂育人担使命——2023年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事迹展

下面,让我们一睹西安工程大学2023年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的风采!

数据驱动的科学工程建模与仿真团队

团队情况简介:数据驱动的科学工程建模与仿真团队秉持理工结合、协同育人理念,构建数学+交叉+创新育人机制。团队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级1项,省部3项,厅局级1项,横向课题2项;主持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改项目1项;团队由冯进钤教授领衔,共有4位研究生导师及16名研究生成员组成,所有导师均具有博士学位,科研梯度合理,年富力强,团队负责人兼任陕西省数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统计学学会常务理事,1位青年导师兼陕西省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团队科研情况:研究方向前沿,近3年在Physical Review E, Chaos, Nonlinear Dynamic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3余篇,其中SCI检索11篇,团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兼顾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训练,毕业的研究生科研潜力强。近3年,有2名研究生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有2名研究生考取985高校博士研究生,在高校、基础基于学校等事业单位就业比例大,就业质量高。

团队育人成效:思想教育方面,本团队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在科研攻关中的作用,建立了同一个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内部的特色党建及科研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将科研攻关团队内部优秀的党员导师组成三全育人团来融入党支部开展指导、引领工作,让团队内部党员师生在科研攻关领域紧密凝聚在一起,全面提升师生凝聚力,全面促进科研攻关能力,培养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1名。

    科研创新与实践培养方面,导师团队以每周定期组织高质量的组内研讨班为抓手,积极鼓励学生与老师自由互动讨论,激发创新火花,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并凝练科学问题的方法;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生就业与深造方面,导师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前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积极联系外部资源促进学生就业。团队研究生就业率100%,就业质量稳定,毕业生在国家事业单位就业率比例较高,并积极到中西部地区服务, 2人职于高等教育院校,5人就职于基础教育事业性单位。学生的科研发展具有潜力,近3年,本团队2名研究生分别考取了吉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理工结合·协同育人

数据驱动的科学工程建模与仿真团队在冯进钤教授的领衔下,树立了理工结合、协同育人的长远理念,旨在构建数学+交叉+创新育人机制,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素质的人才。为了开拓学科高质量育人的试验田,导师团队对生源的基础和分布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发现了一些共性的特征,例如,生源中普遍来源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女生,本科阶段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女生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学生缺乏自信,不善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学生的刻苦与努力习惯尚可,但是整个学习过程主要围绕着考研应试教育的功利目标,忽略探索学科自身科学规律兴趣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科研导向。因此,经过几年的逐步探索,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定期组织高质量的研讨班,开拓学生科研视野

研讨班主要是在导师团指导下,研究生汇报国际前沿文献,积极鼓励学生与老师自由互动讨论,激发创新火花,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并凝练科学问题的方法。研讨班主要特点是,学生为主体,在学术讨论问题上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导师通过讨论与启发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潜力,开阔学术研究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团积极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作为讨论班的主体,激发自主探索能力,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例如,刚开始学生作文献汇报过程中,讲解过程完全跟着文献作者的文字,照本宣科,一知半解,讨论班的学习成效甚微。在经过与学生沟通后,发现学生准备时间不充分,背景调研不充分,所以导师们决定降低讨论班中每个学生的讲解频次,留足充分的准备和调研时间,另外导师积极提高更多的有效参考资料,着实提高讨论班的育人成效。团队注重在讨论过程中培养科研习惯和思维,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学科的研究前沿,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进行不同领域科研思想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近3年,本团队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余篇,其中SCI2区以上论文4篇;2人获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3人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二.加强学术交流,支持在读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面对带量采购的严峻考验,不逃避,团队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会议了解领域前沿,启发科研思路,分享研究成果,提高科研鉴赏能力。团队研究生参加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术年会3人次,其中1人做大会分组报告,1人做研究生分论坛学术报告,受到相关学者的积极关注。团队研究生参加第18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5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3人次,2人做大会分组报告。团队研究生1人参加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bration Engineering (ICVE’2021)会议并做分组报告。

2022年研究生在CSIAM 第六届学生论坛做线上报告

组内参加过学术会议研究生的心得是:参加学术会议,短时间连续倾听若干学术报告,最直接的受益是快速了解本领域及相近领域的学术前沿,了解行业动态;同时,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给同行进行简要的汇报。从选题、做PPT,到报告和会后讨论,是一个研究阶段工作的总结,可以让同行给自己提出建议;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各种思想碰撞,这会开拓科研思路,激发灵感,很多科研想法会灵光乍现,进而丰富、发展自己当前研究,优化自己学术体系。另外已经读博的研究生孙文青认为,学术会议通过同行横向比较,可以知道哪些单位、哪些学者做的研究水平高,进而提高了科研鉴赏能力,提高了自己学术品味。在平常工作中,也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有个较为系统的评价。以奋斗者姿态适应新变化,以攀登者心态寻求新突破。

三.团队培养的研究生受到外部单位认可度强、就业质量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面对带量采购的严峻考验,不逃避,以奋斗者姿态适应新变化,以攀登者心态寻求新突破在数据驱动的科学工程建模与仿真团队毕业的研究生,经过三年的严格科研和实践训练,不仅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潜力,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基础素养强,得到就业和升学市场的检验。例如,20206月毕业生马蕾,就职于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6月毕业生李玉婷,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20216月毕业生后翠红,就业于兰州市红古区海石学校;20236月毕业生杜文婷,就业于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学生的科研发展具有潜力,近三年,本团队2名研究生分别考取了吉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四.“三全育人”的融合育人模式

思想教育方面,本团队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在科研攻关中的作用,建立了同一个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内部的特色党建及科研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将科研攻关团队内部优秀的党员导师组成三全育人团来融入党支部开展指导、引领工作,让团队内部党员师生在科研攻关领域紧密凝聚在一起,全面提升师生凝聚力,全面促进科研攻关能力,团队培养的研究生获得国家级表彰2次,厅局级表彰3次,受到校级表彰19次。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工程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