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2023年“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风采展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控制团队

作者: 时间:2024-03-28


编者按:

一言一行彰显人格魅力,一举一动展现师者风采;一枝一节共建优秀团队,一心一德勇攀学术高峰。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致力于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他们言行雅正、育人育德,躬耕于培养社会所需的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他们教研结合、师生共进,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团队氛围。他们,就是西安工程大学2023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广泛宣传我校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的先进事迹,突出示范引领、营造浓厚氛围、引聚正向能量,助力学校发展,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特推出立德树人守初心 铸魂育人担使命——2023年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事迹展

下面,让我们一睹西安工程大学2023年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的风采!


团队名称: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控制

团队情况简介:本团队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的骨干团队。导学团队由王晓华教授领衔,并由具有博士学位的老中青教师与全体硕士生组成,开展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在包括纺织、印染和服装等工业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团队导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人师表。秉持学术人文同修养,因材施教助科研的导学理念,注重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团队把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工作重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建设,鼓励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团队科研情况:导学团队聚焦于纺织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的研发创新及关键共性科学问题,开展纺织装备单机与多机的复杂运动控制、单机与多机控制系统、单/多机器人合作与协调等原理与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14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以及陕西高校科技进步奖励2项,发表SCI/EI 检索高水平论文31篇,授权发明专利23项,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8项,4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6人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干部等称号,4名同学攻读博士学位,82%人获得学业奖学金。

团队育人成效:导学团队82%的研究生均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近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6人次。


1. 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开展日常教育管理

每学年开始,与学生进行交谈沟通,了解其专业基础、学习背景、兴趣爱好以及理想与职业目标等信息,识别出长板和兴趣这两个关键因素,与研究生本人达成共识,有的放矢指导。

2. 建立高质量集体活动载体,实施 “三助一辅”工作

研究生导学团队以集体活动形式履行服务工作,学生是活动主体。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迎新、组织学术会议、工作会议、学习和研究汇报会、论文进展分享会、开题会、预答辩会、项目调研、节假日文体活动和毕业生欢送会,学生为主体开展上述活动。每年的迎新和欢送毕业生活动中邀请一些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引导新同学们有效进入新环境。


3. 一体化价值空间,进行学习、研究和生活

进入团队后,高年级对低年级,老生对新生,本校生源对其他学校生源,西安生源对外地生源负有引导、帮助、解惑的义务责任。引导新生利用大学的知识基础,尽快找到研究生的学术感觉。


4. 进行实践创新,高质量开展社会实践

导师团组织研究生利用研一寒假走访企业,进行技术需求调研,将预研项目的研究内容作为学科竞赛的训练与参赛内容、研究生企业实践内容,用逐渐成熟的技术解决合作企业(江苏华森机械有限公司、深圳赋之科技公司等等)的技术难题。

导学团队先进事迹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控制导学团队是由导师王晓华、张蕾、李珣、王文杰和姜萌在长期科研中逐渐自然形成的一支团队。有4位导师的本、硕学习阶段,在西安工程大学完成,怀着对母校的深情,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后,怀着对母校的满腔赤诚回到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任教。


1. 立德树人、教学相长

李珣老师说:我清楚我们的学生和名校生的差别,回头审视自己的成长,让我更明晰我们的同学缩小这一差别的途径。作为老师、老学长、学校的老学生,用自己的光和热报效工程大。团队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集体活动等方式实现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从中培养研究生的归属感,孕育团队文化。团队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研究型人才,培养研究生科研体验、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位导师在每学年开始,差不多用一学期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沟通,了解其专业基础、学习背景、兴趣爱好以及理想与职业目标等信息,识别出长板和兴趣这两个关键因素,与研究生本人达成一个共识,从而使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组会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对于有读博意向的学生,参加纵向项目,参加学术会议,争取与境内外学者接触交流的机会和合作培养机会。对于技术创新同学,多安排参加横向项目,增加企事业单位调研、交流沟通的机会。

研究生叶振兴来自安徽山区,毕业于黄山学院。性格内向、敏感,在入学之初的心理素质普查中,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导师王晓华老师随即开展对叶振兴同学的交谈沟通,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学业情况,帮他分析性格、学习等方面的优缺点,与他一起规划发展路径。叶振兴同学在同组师兄引导下,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机器人调试技术,心理逐渐建立了自信。同时,王晓华老师积极帮助他筹划参与竞赛的内容,与他一起准备竞赛设备、资料、指导他与竞赛组张蕾老师的学生一起发挥个人特长,协作参赛,获得陕西省二等奖的奖励。同时,在与香港理工大学同行的交流合作中,安排叶振兴参与技术讨论,叶振兴因为出色的研发能力与严谨的作风,获得对方的认可,叶振兴同学顺利地获得了香港理工大学课题组老师的邀请,开始了他的博士学位攻读任务。


2. 言传身教、共同成长

团队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三提升的团队宗旨,以迎新、组织学术会议、工作会议、学习和研究汇报会、论文进展分享会、开题会、预答辩会、项目调研、节假日文体活动和毕业生欢送会活动等形式为平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力求在各个活动、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成为主要参与者,让每个同学在这些活动中找到友谊和温暖找到自信和力量。

21级学生张黎明这样说:每周的组会让我们能够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导师和团队成员积极地进行科研讨论,鼓励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每周例行的大组研讨会,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也相当积极融洽。大家互相合作,分享想法,相互学习与交流,并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我研究思路的打开。印象最深的是在校进行的与德国教授的外文研讨会,以及去大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使我真正地开阔了眼界。

20级硕士生李哲文说:硕士研究生科研、工作和生活状态最易受到导师的感染,李珣老师的研究生组除了保持每周两次组会、三次集中论文讨论外,随时的全组五公里也是电信学生皆知的趣闻。我曾问过老师是什么让你如此精力充沛,他说:是责任!2021年始,李老师根据控制学科教学特点,认真分析国内高水平学科竞赛特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学生培训以及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与算法的创新研究。20213月,组织本、硕学生破题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项目。楼道、天台都是机器人的测试场所,当年7月以全国预选第二的名次挺进国赛,终获国家级一等奖,实现了我校该赛事国赛奖励零的突破;2022年,李老师带领我和同学再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在竞赛中,我得到了极大的成长。

3. 理念引导、精神传承

导学团队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与学生一起成长。形成了导师团实干报国、创新发展的氛围。导师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学风建设,严格学术管理。在思想政治、学术文化、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尊重团队成员发展需要。培养研究生多元化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天赋和个性素质;实现学生自治责任到人。形成导师带团队、老生引新生、全体成员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良好学风。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主动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走进工程现场,走进创新创业。

团队教师始终将理想信念、终身学习、改革创新作为自身的成长要求,时刻以学高、身正律己,将成为四有好老师、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作为职业目标,科教融合育新人,勇于开拓敢为先。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工程大学版权所有